为什么?毕竟,罪犯已经通过受害者代表向受害者道歉了。初审法院认为被告人的悔意是真诚的,但上诉法院却持相反意见。在她看来,悔改应该始终如一——从审前调查到庭审。如果一个人在早期阶段不承认自己的罪行,那么后来就不再重要了。
这种方法引发了一些问题。悔改的诚意能以“出现的时间”来衡量吗?这难道不是过度形式化,掩盖了正义的本质吗?
最困难的方面之一是区分真正的悔恨和假装的悔恨。心理学家指出,真正 阿联酋电话号码图书馆 后悔自己行为的人通常会表现出某些非语言迹象:缺乏攻击性、倾向于自省以及渴望帮助受害者。然而,有些人却能巧妙地操纵他人的情绪。例如,反社会人格者常常能够令人信服地假装悔恨,而实际上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真实的情感。
实践表明,调查人员和法官经常成为此类操纵的受害者。有时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对心理机制缺乏了解。因此,表现出忏悔的诚心,不仅需要经验,还需要一定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乌克兰的执法问题
乌克兰立法为《刑法》第45条的适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但其实际运用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缺乏明确的衡量真诚悔改的标准。因此,判决往往基于调查人员或法官的主观印象。
研究表明,在乌克兰,大多数关于真诚悔改的结论都是基于被告的言语。然而,这可能存在风险,因为并非每个调查人员或法官都能够识别操纵或不诚实的行为。有时,这样的错误会导致那些没有真正悔改的人被免除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