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它不能被归类为认知行动的结果

Master the art of fan database management together.
Post Reply
pappu6327
Posts: 252
Joined: Thu Dec 26, 2024 4:52 am

虽然它不能被归类为认知行动的结果

Post by pappu6327 »

为了满足物理伤害阈值,认知行为和物理伤害之间应该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行为和结果之间不能有中间步骤。这一标准确保伤害不会太过遥远或与操作间接相关。然而,这不应被解释为伤害必须是瞬间发生的,因为认知操作的影响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因此,如果因果关系是直接的,那么引发延迟但不可避免且重大伤害的认知操作仍可能满足阈值。重要的是,影响与行为可预测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发生在反映可预见的伤害进展的时间范围内。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针对“过度隔离措施”的“僵局行动”。,但它具有认知行动的共同元素——现代信息生态系统如何造成重大(通常是延迟的)社会混乱。该行动主要是操纵认知偏见的结果,有可能导致关键基础设施故障和重大公共卫生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直接但间接后果的行动可能不满足禁止使用武力的要求,除非其效果与通常与武力国家相关的物理后果非常相似(Pobjie 2024)。

意图

最后,意图虽然不是既定的门槛,但在区分意外伤害(例如附带损害)和故意使用武力 德国 WhatsApp 号码 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类似于认知攻击的行为所产生的意外后果在法律上不太可能与确定认知攻击是否为“使用武力”有关。一个例子是,Facebook 的算法无意中放大和宣传了煽动对缅甸罗兴亚人和埃塞俄比亚提格雷人社区的仇恨、歧视和暴力的内容。

如果此类暴力行为是由另一个国家或受另一个国家指挥或有效控制的非国家行为者故意操纵 Facebook 算法而引发的,其明显意图是破坏稳定或利用这些冲突,那么此类行为可能属于禁止使用武力的范围,前提是其他标准也同样得到满足。

意图可以通过攻击的严重程度来确定。攻击的轻微性质更有可能被解释为缺乏攻击意图、无意犯错或仅仅是攻击目标有限的表面证据(Brownlie 1963;365)。相反,严重程度的认知操作可以被视为意图的指标。严重程度和意图的综合阈值在确定何时可以采取军事反应来防御进攻性认知攻击时也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Brownlie指出:“当提出自卫的理由时,问题就变成了事实问题,即反应是否与明显的威胁成比例?”

结论

认知战争在国际政治中的扩散给国际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认知战争并非完全在法律真空中运作,但它处于一个微妙的灰色地带,很容易逃脱国际法的监管。因此,需要重新评估国际法中构成禁止使用武力的门槛,以应对认知战争的独特特征。基于后果的方法在网络战争的背景下也得到了一致采用,它为重新定义使用武力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以涵盖认知领域中非动能但极具破坏性的行动。然而,该框架需要改进,以解决可能允许部署破坏性技术而不承担责任的盲点,例如关于严重程度、接近度和物理伤害门槛的限定。如果没有更明确的严密门槛,《联合国宪章》第 2(4) 条可能会在现代冲突面前失去其禁止性权力,从而在维护主权、稳定和国际和平方面留下一个危险的空白。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