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artner 公司2022 年第二季度对 403 位供应链领导者进行的调查,74% 的供应链领导者在过去两年内对其供应链网络的规模和地点数量进行了调整。
由于限制、通货膨胀、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国家产业政策给全球供应链带来压力,首席供应链官 (CSCO) 正在调整其网络以适应这一新环境。51%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增加了地点数量。23% 的受访者减少了地点数量。
Gartner 供应链业务副总裁Kamala Raman表示: “供应链重新设计显然 韩国电子邮件清单 正在进行中,但并非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甚至程度也各不相同。供应链领导者一直在以多种方式修改网络,无论是扩展、整合还是简单地修改缓冲区——这些都比足迹决策更具可逆性。”
由此产生的网络涵盖了各种运营模式。28% 的受访者现在将他们的网络描述为混合区域模式——全球供应链网络中本地或区域元素的组合。紧随其后的是全球模式与区域最终组装(23%)和本地为本地网络(22%)。
“尽管规模和方法范围很广,但供应链无疑正在发生变化。超过一半的参与组织报告称,他们正在对制造和供应商网络进行变革,以支持至少 20% 的收入,”Raman 补充道。
在中国的供应链中,变化也在发生。总体而言,95% 的受访者正在评估或实施其中国采购和制造战略的变更,其中 55% 的人已经按照计划采取行动。
然而,调查数据并未显示出向发达市场大规模近岸外包的强烈迹象。供应链组织正在研究“中国加一”的方法,即保留大部分中国网络,并将新增业务放在其他市场。
由于远离中国,亚洲其他地区的许多国家都从净新增外国直接投资中获益。此外,由协调一致的产业政策推动的区域化亚洲网络也正在兴起,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或《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贸易协定。在接受调查的亚太地区受访者中,60% 的人不仅将自己的所在地区视为供应基地,还将其视为终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40% 的受访者认为亚太地区是供应基地和终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