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几乎未出席: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 Josep Borrell 未能出席,因为他在登机前不久感染了冠状病毒。他原本要与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举行一次罕见的会晤。法国新任国防部长 Sébastien Lecornu 代表法国出席,他与顾问们在休息室欢庆 36 岁生日。他的荷兰同事 Kajsa Ollongren 在现场问答环节发表了令人费解的言论,称中国“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德国派了两名初级部长出席,而英国甚至连一名都没有派。
总的来说,再次见面是件好事:鉴于许多亚洲城市对重新开放边境仍然高度敏感,新加坡同意让对话不受任何限制地进行(除了戴口罩),这令人惊讶。在一次晚宴上,我坐在前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旁边。(他坚持要求不公开谈话内容,但可以肯定地说,崔天凯并不是 600 多人的宴会厅里唯一一个对中美关系未来持悲观态度的人。)当被问及总结气氛时,一位欧洲外交官告诉我:“也许有点希区柯克式的?好像每个人都很高兴来到这里,他们并没有真正注意到或太在意脚下的沙子在移动,也不太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
欧洲各地
捷克在行动:本周早些时候,捷克 华侨资料 共和国与数十名欧洲、美国、英国和亚洲外交官组织了一场关于印度太平洋问题的高层对话。还有澳大利亚人和加拿大人。这是外交部长扬·利帕夫斯基展示价值驱动外交的使命之一,重点是对抗中国的影响。“如果我们不阻止当前的侵略者,新的侵略者就会接踵而至,”他说。
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寻找实现欧盟印度太平洋战略目标的方法。官员们认识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将分散大部分政治精力。欧盟希望通过与东南亚、印度甚至澳大利亚更紧密的合作来加强其安全存在。
,美国和欧盟计划联合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安全数字基础设施。该报称,主要目标受助国是那些原本可能渴望接受北京资助的国家。
中国?不!多名外交官表示,法国正努力淡化北约领导人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马德里峰会上通过的最终声明中针对中国的措辞,并补充说美国正在反击。法国外交官坚称,他们正努力确保北约继续专注于欧洲-大西洋战场,同时对应对中国对欧洲-大西洋安全构成的挑战持开放态度。
末日的开始:英国议员上周发起了一项提案,禁止中国备受争议的孔子学院在该国运营。保守党议员艾丽西亚·卡恩斯提交了一项修正案,该修正案要求大学有义务报告新学院的成立情况,并赋予部长们禁止这些学院的权力,我的同事埃莱尼·库雷亚报道说。